1、婚内协议中的五种无效约定是什么
关于婚内协议的有关要素如下:
1.限制人身权利的约定不具效力。
人身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,不可以通过协议加以限制。
比如,约定一方不能离婚这种条约是无效的,由于婚姻自由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,其他人都不可以通过协议来剥夺别人离婚的权利。
2.约定因过错致使离婚就丧失子女抚养权无效。
抚养权的归属应当以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确定。
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原因,如双方的抚养能力、抚养条件等,而不是依据如此的约定来断定。
3.若无正当理由,约定夫妻一方提出离婚就给予他们巨额赔偿无效。
离婚赔偿需要符合法定情形,不可以随便约定高额赔偿来限制一方的离婚自由。
4.以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,在未离婚时一般无效。
财产分割应在离婚时,依据实质的财产情况等进行合理分配。
5.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的约定无效。
婚内协议需要合法合规,如此才能切实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。
2、婚内协议如何约定才不会被认定无效
婚内协议要有效,需满足以下条件。第一,双方签订协议时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意思表示真实,没有欺诈、胁迫等情形。第二,协议内容不可以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能损害国家、集体和别人合法权益。
在具体约定上,财产方面,可明确约定婚内财产归属,如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等,约定应明确具体。债务承担也可约定,如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由一方承担等,但该约定不可以对抗不知情的债权人。关于子女抚养等问题的约定,只须不违背法律原则和子女利益,一般有效。不过,涉及人身关系的约定,如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等可能无效。总之,婚内协议约定需符合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,才能确保其有效性。
3、婚内协议约定什么内容会被认定无效
婚内协议中约定以下内容一般会被认定无效:
一是限制人身权利的条约,譬如约定一方不能提出离婚、限制一方的人身自由等,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,此类约定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。
二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,像约定出轨方需净身出户且舍弃子女抚养权,同时承担巨额赔偿,该约定过分加重过错方责任,不符合社会常见认同的道德观念。
三是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条约,比如约定夫妻一同债务仅由一方承担,以逃避对债权人的责任。
四是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其他内容。婚内协议的效力需打造在合法、自愿、公平等基础上,不然可能面临无效的法律后果。
婚内协议的要素你都知道了吗?但在实质运用中,可能还有更多细节叫人困惑。譬如,若婚内协议中部分条约无效,会不会影响其他条约的效力?又或者,怎么样确保婚内协议在起草和签署过程中完全符合法律规定?这类问题都关乎着婚内协议能否真正保障双方权益。若你对婚内协议仍有疑问,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确解答,助你明晰婚内协议的很多方面,叫你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。